游人小说网 > 全球无限入侵 > 第3章:应有尽有

第3章:应有尽有

地球才历经第一次大降临,同时人们还没有进行个人和团队的冒险,能从主神兑换的东西除了原先地球拥有的之外,只有虚族的物品。

哪怕仅仅是地球的“土特产”数量也是以海量来计算,简单的说光是各种型号和用途的枪械就有数百种之多。

可以从主神的兑换的物品是下至一粒沙子上至蘑菇弹,林林总总凡是地球有的都被列在兑换列表,前提只是要有足够的奖励点去换,一些属于珍贵类的东西更是需要支线剧情。

作为第一个降临地球并且失败在虚族,它们被列上兑换列表的物品应该是属于携带到地球的那些。

相对于地球“土特产”的价格合理,兑换虚族的物品价格普遍是要高一些。

不过价格高有价格高的优势,例如需要两百五十奖励点的虚族小型自走炮与需要两百奖励点的M1A2主战坦克相比,小型自走炮不但是更为灵活,可以适应更狭小空间和更复杂的地形,发射的炮弹威力也更大。

虚族的载具一般并不需要载人,可以使用远程遥控的方式操作,要是有指挥中枢甚至能像玩即时战略游戏那样,对众多部队编组,设定攻击范围和攻击目标,之后就不用管了。

与地球的武器种类相比,虚族武器最大的优势还有一点,那就是使用水来当“弹药”。

水是被虚族利用到了极致,除了当“弹药”之外,它还能转换成为能源!不是人类科技的水力发电,是水加工之后直接成为燃料!

被当局认为身上拥有数额较大奖励点的人,他们是被集中在这个军事基地,大多数时间是生活在地下建筑群。

大概是当局并不希望因为他们的仇视,再来估计也是没搞懂奖励点和支线剧情的重要性,或是有什么用途。

当局一开始对他们的管理严格归严格却没有虐待行为,要是他们表现得配合则会逐渐放松管理。

到第十五天的时候,他们这一群生活在地下的人,每天却是会安排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上去地表晒太阳,也就俗称的放风。

林斌在等待的就是放风时间的到来,不过他并没有想要将奖励点一次用光的想法。

天上的“太阳”就摆在那里,只要有人看着“太阳”产生沟通的念头,立刻会发现“太阳”变得不一样了。

目前各国是遭遇入侵,尤其是旧次序下的强国几乎都有海岸线,或许是损失惨重,却并没有失去管理能力,军队这个在地球大变后依然是暴力机构的武力也仍旧服从当局指挥。

除非是强大到一定程度,否则现在去挑战当局的权威,注定是会被拿来杀鸡儆猴,林斌有自己的顾虑。

当天上的“太阳”被发现成为主神之后,当局很快就会反应过来,他们不是干蛮横的掠夺,是采取旧有的方式,也就是进行收税。

鉴于谁获得多少奖励,只要获得的人不说就属于秘密,自然就不是每个人都抽取多少的方式。

各国当局的做法是,逐渐在某一些物品上征收奖励点的税收。

同时,都出现了外星人入侵,再来是后面得知个人或团队能“穿梭”到一些无法判断是在哪的地方,各国当局不再限制私人拥有武器,反而是打开自己的军火库以奖励点的方式贩售。

有人发现天上的“太阳”可以穿梭到其它位面、空间、次元……反正就是那么回事,他们回来之后透露了死人能够复活的秘密。

各国当局在知道死了能够复活,掌握了国民资料的当局更是新设了一个“复活税”的名目。

一些人死了有私人的亲朋好友进行复活,各国却是没有进行大范围的复活。原因是各国压根就没有多少奖励点。

至于各国自己印刷的货币,主神那里什么都能买,各国货币又不能当奖励点使,货币没有一开始就成为废纸,到后面也的确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获得奖励点需要继续存在下去,但货币的地位注定是要下滑。

林斌清晰的记得一件事,美国在一开始的吃相最难看,被他们认为获得奖励的人,之前汇报获得了多少都需要上交一半。

既然林文在汇报获得一千五百奖励点的时候就已经决定妥协,是本身暂时还弱小的原因,更是清楚到了第二次大降临结束发现能死了的人能复活,上交奖励点是一种属于人类大义的趋势。

要不一次大降临就要死掉那么多人,几次大降临之后人类哪怕没有灭族,又能剩下多少?

由私人去进行国民复活是一件相当不靠谱的事情,一来是私人的奖励点不够,再则就是私人并不掌握国民资料。

国家既然是管理机构,自然是由国家去收税,再用收取的奖励点去干那些职责范围内的事情。

林斌对于将奖励点上交给美国不能说没有抵触,不过他记得到第二次大降临结束后,地球就开始走向统一,到时候只要还存在的国家都会加入到地球联邦这个大家庭。

其实到了第二次大降临的时候,大多数国家是一种“国不像国”的状态,各个地方遍布乱七八糟的割据势力,觉得自己变强的人追求各种“自由”。

地球人类自己糟糕的局面,导致第二次被入侵之初就进入到最糟糕的交战状态,还是因为各大强国承担起了大国的责任,损失惨重地硬挨度过了这一次大降临,也才有了第二次大降临结束之后成立地球联邦的事情。

林斌是在第三次大降临的时候重生,知道的事情也仅限于那么多。

“你们知道应该怎么做。”卡尔纳上尉都不知道自己是第几次带第几批人上这个高塔放风,他很轻松地开玩笑说:“如果有人乐意从这里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