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大人,得加钱 > 第六百四十二章 债多不愁,鬼多不怕

第六百四十二章 债多不愁,鬼多不怕

????????谈正事,贾六自然就要敬烟了。

????????烟味不够弥漫,就代表友情不够,重视不够,关怀不够。

????????旗人大多都抽烟的,尤其满洲人抽烟最是厉害,当年无论是太宗皇帝还是摄政王,那都是出了名的大烟枪。

????????以致于朝鲜在燕京的使者特地报告国内,要求加大往燕京贡品中的烟叶数量。

????????前明和大清交战时核验首级俘虏,第一个核验标准就是扒开嘴看牙。

????????凡牙黄者必是真满,反之则不是。

????????草原上的蒙古人好茶叶,辽东的满洲就好烟叶。

????????百年下来,旗人倒成了烟草业的大客户群体。

????????当然,这也为他们进一步成为阿芙蓉的忠实用户奠定基础。

????????道光他老娘、叔叔们就是阿芙蓉的超级VIP。

????????林则徐禁烟最大的阻力就是来自京师皇族。

????????不过阿芙蓉这东西早在宋代就有,前明时南洋藩属也时常往大内进贡,多用于制药炼丹。

????????崇祯年间明朝发起过一次全国性禁烟活动。

????????原因是有官员发现有不法商人将阿芙蓉偷偷加入到烟草中,使人上瘾。

????????不过没几年明朝就亡了,禁烟自是不了了之。

????????贾六为何如此热衷于直隶大办工业,搞通商,搞海军,未尝没有反向发起阿芙蓉战争的意思。

????????当然,他本人是不抽烟的,但不抽烟不代表反对抽烟,有时候他碰上了棘手事,又或是彷徨到了家国命运的十字路口,也会抽上几杆。

????????大人物嘛,有几个不抽烟的。

????????于是,一只小铁盒从贾六的兜中摸了出来。

????????在阿参领诧异的目光中,总督大人轻轻打开小铁盒,从中将一根约食指长的白色烟卷亲切的递到了对方面前,面带微笑道:“尝尝我的香烟,贵州的烟叶制的,口感不错,抽着不呛人。”

????????临了不忘补一句,“朋友送的。”

????????“香烟?”

????????受宠若惊的阿参领赶紧接过总督大人递来的烟卷,眼神中满是好奇,因为他还没见过把烟叶卷进纸中来抽的。

????????今儿真是小刀喇屁股开了眼了。

????????正愣神时,一道火光在他眼前亮起,竟是总督大人亲自用火折子给他点火。

????????这就不是受宠若惊,而是天恩浩荡那种了。

????????微弱的火苗,如同童话故事里的小女孩,给阿密达带去了牛排,带去了烤鸭,带去了人生新的方向,也打开了他从来没有打开的一道大门。

????????门后,堆满了金山银山,还有无数顶戴和双眼花翎,外加遍地的黄马褂。

????????就是荣华富贵,大大的有!

????????“抽抽看,”

????????在总督大人鼓励下,阿密达深深抽了一口香烟,“嗞”的一声,烟卷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燃烧了三分之一。

????????“呼!”

????????浓郁的烟香味让阿密达为之着迷,好似整个人打了个寒颤,很舒服的那种。

????????看着阿密达脸上的满足之情,贾六也很高兴,因为他的口水没有白白浪费。

????????舔的水平也越发高涨。

????????故事就从香烟开始。

????????总督大人围绕香烟可以不用装在烟锅里,而是直接能抽这个事实说起,带出了解放思想,大胆改革的方针指示。

????????最后点题。

????????是不是可以发挥关门优势,把关外的宝贝转换为合法的收入,提高关门驻兵和家眷的收入,同时也能为直隶财政创收呢?

????????“这?.”

????????阿密达陷入深深的沉思,总督大人大胆创新的思路撩拔了他那颗萌萌之心。

????????要知道山海关作为“柳条边”的最西南端,相当于国门一般,守住了这道国门,汉人自是过不去,那样一来关门除了收收那些经营执照挂在内务府的商队关税,以及获得边门签票的小贩些许好处,实际上也没啥油水。

????????但要按总督大人的设想,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大胆创新,将从前的“堵”改为有引导性、有控制性的“疏”,是不是就能从中获得以往想都不敢想的巨额利益。

????????好比那些想到关外谋生的汉人,一人收他十文钱,再让他们在指定区域搞聚居点,由关门和沿边八旗官兵定点征收各种税收,甚至可以低价从这些汉人手中收购皮毛、人参、东珠高价运到关里卖。

????????还可以让出关的穷汉人种地,收他们的租子.

????????总之,让汉人去替旗人挣钱,不比杀了他们好?

????????还能顺带着解决直隶地区人多地少问题,缓解社会治安,提高百姓生活水平,怎么看都是一件良政啊。

????????问题是,这么大的事情,可不是他一个参领能搞定的,还涉及到关外的大小衙门。

????????更何况,朝廷之所以设柳条边,就是不让汉人出关。

????????国策在此,怎么敢随意创新变通呢。

????????柳条边这个名词,贾六前世就听说过,此边准确说不是长城,而是清廷对关内关外的分界线,部分是建在明长城基础上的。

????????此边分两期建造,第一期柳条边称“老边”,太宗崇德年间始修,至顺治十八年方筑成。

????????北起开原威远堡,南至凤城,西南一路延伸至山海关,东南至海边,将辽西、辽南包括整个辽河平原全部包括在内,全长近四千里。

????????第二期柳条边称“新边”,康熙九年由宁古塔将军主持修筑,这条边从开原威远堡往东北走,一直筑到松花江边,全长一千多里。

????????据阿密达讲,柳条边共有老边门16座,新边门4座,分由各地驻防八旗管制。

????????凡进出边门者必须持有当地官厅签发的印票,其上写明持票人姓名、年貌、脸色,验证核准后方可进出。

????????山海关作为柳条边的最南端,也是关内关外分界的第一道大门,除了负责本关所在,还负责辽西的锦州区域大小堡台数十处。

????????也就是说就算阿密达肯解放思想,他也最多只敢偷偷放汉人在辽西一带活动,更远的广宁、辽南、盛京、铁岭、宁古塔、吉林、黑龙江等地,他说了根本不算。

????????“凡事都有个第一次,要勇于创新,大胆尝试嘛,”

????????贾六当然知道阿密达的顾虑所在,笑着又递给对方一根烟,摸了摸下巴胡子。

????????“朝廷的国策是朝廷的,这是大政,也是主要方向,我们地方上肯定是要服从的。但是地方也有地方的难处,很多事情完全执行朝廷的精神来办,就容易变得僵硬,好比那些偷关的汉人,能说这些汉人就是逆民、奸民、刁民吗?我看就是些生活不下去的穷苦百姓寻个活路而矣,如此,抓获即杀是否过了,是否是对朝廷国策的一种教条执行?”

????????“关外物产丰富,任由荒废,是否也是暴殄天物?”

????????阿密达对此不置可否,论本心他也不是好杀之人,但抓住了不杀也不行,毕竟律法禁令摆在那。

????????要是朝廷能够宽松一些,不会因为下面宽纵而有所严格,动辄罢官什么的,下面人又哪个愿意做那杀生之事。

????????归根结底,还是朝廷的事。

????????你朝廷不压,地方吃饱了撑的要人命。

????????“在不违背大的国策前提下,适当的灵活机动完全是可以的嘛,只要把握住尺度,我看这件事没什么大不了的。”

????????贾六给出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就是朝廷是不准汉人出关,但是没说不准汉军旗人出关,也没说不准汉人包衣出关,更没说不许直隶组织官方人员对关外进行必要的勘探。

????????直隶总督管辖范围可不仅是河北,还有后世内蒙大片区域呢,最北端可是和科尔沁接壤。

????????什么意思呢?

????????就是直隶总督衙门出面于山海关设一签证处,凡是愿意去关外谋生活的,只要花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