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杂事

他宣宗帝审核完后,就让顾居鹤立即把皇家月报往京都,大庆各个地方发放下去。

这期报纸上多了玉米和番薯,懂的读书人,只叹百姓之福。

当然,更高兴的自然是种庄稼的百姓们。

这忽然多了新的粮食,按照宣武帝之前分发粮种的举动,这两种粮食肯定要全国分发。

各州都嗅到了苗头。

这皇家月报上的消息一出,各种奏折如雪飞片一样飞往宣武帝的龙案上,让宣武帝看的有些发笑。

这粮食还没运来呢,这各地都开始抢了。

不过才加起来,二十万斤左右的东西,第一季肯定几万亩皇家粮田先种,然后种出几百万斤粮种在全国依次分发下去。

这些官员啊,想的美!

现在他自家皇家粮田种种都不够。

现在今年分发粮种啊,没门!

要等明年!

宣宗帝其实有一点点郁闷,那个宋大宝直接拉去了五万斤粮食,想必是要全县种植。

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当宣武帝得知宋大宝拉去了五万斤,心都滴血似的疼,也就是宋大宝是守住宣武县的功臣,是能臣,若不然,宣武帝铁定让他吃不了兜着走,居然敢截胡他的粮食。

还有那个宋老根家里居然也送去了一万斤。

不过对于宋老根家里送去,宣武帝没什么异议,每几年,宋老根家里种出来的大产量稻种基本全部都上贡给了朝廷,几百万斤粮食,宋老根自己才留了几十万斤。

这不,打战了,宋老根的自己种出来的几十万斤粮食还要连忙送去幽州给自家娃娃们吃。

可是娃娃们吃不到这么多粮食,这粮食说到底无意间就成了幽州官兵肚子里的东西了。

让他的压力也稍微减轻了一些。

宋老根拿粮种,宣武帝是举双手.......不对不对,举一只手支持!

这个六品皇家粮农,真正配的上皇农的身份。

宣武帝对上奏要玉米番薯粮种的官兵们不管,而宋大宝这里,却开始在宣武县,每个镇,每个村开始走访起来,基本亲自确定了有多少一个村还有多少人,每个家庭基本多少亩田。

然后这五万斤粮食,均匀的开始全县分发下去。

这走访时间,宋大宝足足花了一个月时间,忙的脚不着地,满身灰尘才终于将这些分发的家庭确定好。

......

雍州。

长河县。

宋家村。

宋老根看着运来的足足五辆马车,老眼露出一丝喜色。

“这就是报纸上的玉米和番薯?”宋老根喜不自禁,皇家月报报纸上登出来的时候,宋老根就知道他要种新粮食了。

陈守仁手中拿着一叠厚厚的纸,略一翻翻,道,“是的,宋丫头送了怎么种的方法过来了,宋丫头说了,现在要把种子放在干燥的地方,来年开春在拿出来种。”

“那我们把它送到粮仓里去。”宋老根赶紧说完,就连忙让这些人帮忙把玉米和番薯送进粮仓。

这可是宝贝孙女运回来的粮食,得好好保护好。

若是可以,宋老根真想离开家跑去幽州,看看自家孙女,可是这田里,离开了自己,他根本不放心。

这地里还种了孙女千叮咛万嘱咐的紫花地丁呢,他得好好看好,佃农虽然会看好,不是自己看着,宋老根总归不放心。

想到紫花地丁,宋老根想起来,明天就是采摘的日子了。

“快给我读读我孙女的信。”宋老根又对着陈守仁说道,陈守仁笑眯眯的给宋老根读信。

......

幽州宣武县!

宋甜甜今日得闲,正和冬兰在屋里拆着全国各地来的信件。

皇家月报已经越来越成熟,除了一些大决策,一些文章,内容,风向,基本不用自己说,这些编辑们就能从无数的信件里选择好适合登报的文章。

倒是让她自己省事了。

当然,这看信,宋甜甜还是每天亲自必看的。

这也是防止编辑们落下一些东西,古代人和现代人的视角不同,宋甜甜总归要自己多多把关,不过每次她都会拉着冬兰。

她的四个丫鬟,宋甜甜发现冬兰对新闻的视角极为敏锐,很多观念和自己不谋而合。

所以宋甜甜有意指点冬兰,如是哪天自己做别的去了,让冬兰把关信件,她也能放心一些。

宋甜甜发现,办个皇家月报,比她办玻璃厂,医学院,药厂都不知道累多少,到底是关乎了天下百姓民生,她要细致一点。

当然,她也不可能把所有精力都放在皇家月报,她心中还有许多事情等着自己去做。

只能提点冬兰,早日接替自己,日后她只付出少许的精力来对付这个皇家月报,只有重大决策,自己才会出面。

两个人拆着信,边拆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