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盛唐金手指 > 第三百四十五章远行

第三百四十五章远行

就要离开大唐了,从每一个人的脸上能看见慌张、沮丧、痛苦和绝望,就是没有丝毫的喜悦,车队压抑的气氛能让人暴怒。

那些歌姬在听说自己要去倭国之后抱头痛哭,将自己最心爱的东西拿出来送给其他的姐妹,希望她们明年这时候还能记起自己。而那些被派往倭国的官府随从一个个如丧考妣,被人监视着登上了马车,脸上挂着两行热泪和亲人折柳洒泪告别。

十里长亭外送迎的人非常多,一个个锦衣革带神情肃然,举着碗里的酒嘴里吟诵着送别的诗句,以卢翘为首,刺史作陪,呼啦啦足足有几十号官员,他们只是和遣唐正副使寒暄几句,更多的则是与阿倍仲麻吕亲热的道别,甄乾是何许人也。

在这些官员中,阿倍仲麻吕是接受汉家教化最成功的一个,穿着汉家的衣冠,吃着汉家的食物,说着汉话,用儒家的思维去思考这个世界,这样的人不管以前是什么人,现在都是汉人,值得这些官员去炫耀自己教化万民的成就。

甄乾这时候突然的发现,如果自己想成名非常的容易,容易到了都不需要自己去刻意宣扬,自己已经名满天下了。

一首《送别》让所有的扬州官员都知道甄乾和轻烟这两个人的存在,甄乾的诗词,轻烟的嗓音和琴声飘荡在长亭内外,只要看一眼那些随着节奏慢慢清唱的官员,用不了半年,以后整个大唐在送别时都会吟唱这首曲子,到时自己想不成为名人都不行。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众人举杯同饮,齐声感叹“翘首望长天,神驰奈良边。三笠山顶上,想又皎月圆。”

阿倍仲麻吕举杯大声吟诵“衔命将辞国,非才忝侍臣。天中恋明主,海外忆慈亲。伏奏违金阙,騑骖去玉津。蓬莱乡路远,若木故园林。西望怀恩日,东归感义辰。平生一宝剑,留赠结交人。”

这种场合甄乾一般都是有多远离多远,抄袭几首送别诗不是不可以,可惜自己现在丝毫没有这样的心情,躲在一边冷眼看猴子戏。

忽闻身边有人轻声吟诵“美女卷珠帘,深坐蹙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甄主事感觉这句诗如何?”

回头见一中年男子已经端坐在自己的身边,手中的酒碗意思了一下,呵呵笑道“甄主事的心好恨啊!轻烟虽算不上绝世佳人,却琴艺嗓音无双,对甄主事情深意切,妾有情郎却无意,这是为何?”

甄乾无言以对,不知道顾况什么时候变成了长舌妇,李白这首《怨情》诗用在这里实在不合适,轻烟岂是待嫁的闺中女子,怨自己何用。

“此去长路漫漫,不知归期,甄主事多多保重!”顾况见甄乾不答,知道此事旁人劝不了,早听说月容对他也有情义,可惜却眼睁睁的看着被别人买走,后来惨死在暴民手中,多少风流才子一想起来都扼腕叹息。

甄乾没有想到这位后来被称为大儒的顾况还喜欢调侃别人,“江河万里,无限风光在险峰,不去探求焉能看得世间的美景,人人都对出使倭国畏惧如虎,甄某却不这样认为。司马迁在《史记》里有一句话,叫十里不同风,千百里不同俗。早在先秦之时,我们的古人就已经踏遍了这片土地,千年之后,我们依然还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却再也没有踏出这片土地一步,难道顾兄不觉得我们现在已经连古人都不如了吗?”

后来能成为大儒的顾况,眼光自然不会狭窄,而生情开朗的他同样抱着一种严谨的求学心态,听着甄乾讲述关于先人的历史,听着听着冷汗都流下来了。

“三皇五帝时期,我们的祖先不过是住在黄河上流地区,皇帝战蚩尤,大禹治水……,从这些神鬼传说中知道,祖先探索的脚步一刻都未停止过,而现在唐人却被大海止住了脚步,失去了探索之心,大海之宾,燕山之北,西域戈壁之西,大理之南,这些地方以外还有无数的部落……。”

“都说人生不过百年,但事实上人很少能活过古稀之年,想想舞勺之年不过懵懵懂懂,而立之年也不一定能立业一展身手,算下来人一生也不过四五十年而已,除去吃饭睡觉读书出门交友,真正用于做事情的时间又有多少,时不待我只争朝夕,这就是我的想法?”

这些话甄乾只能和顾况这样的人说,也只有顾况这样的人才会去思考自己的话,和什么人说什么样的话,就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换成卢翘这样的人,自己打死都不会说的。

顾况的反应是沉默,并没有指责甄乾的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了,只是不明白甄乾心里是怎么想的,又是从那里知道这些事情的。

藤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