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重生洪荒棋圣 > 棋待诏:最卑微的政客

棋待诏:最卑微的政客

围棋及其棋手社会地位的一个明显里程碑和划时代变迁的标志,便是棋待诏的出现。要弄清什么是棋待诏,首先要弄清最核心的“待诏”一词的本质是什么。其实说白了,所谓待诏,就是为了皇帝一人的兴趣爱好或者说一己之私,而让很多有才华、又绝技之人集中在一个地方,以便皇帝在闲暇之余或者兴致突来之时,随时随地,随叫随到地陪着皇帝逗乐和游戏。

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待招”虽然不是人人可以想进就进的,但反过来也同样是,即使你成了“待招”,却也未必能如你所愿,想见皇帝就能见到皇帝的。

待招,待招,顾名思义,开宗明义,说的就已经很清楚,等待传召,只有在皇帝闲暇时,心情好时,或者无聊时,或者他忽然想起还有你这样一个人时,你才是“待招”。

而传召你唯一因素,就是要借用你身上的绝技、本事,供皇帝一乐。

据张铣注:“待诏,待天子命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这个堪称专供一人之乐的制度,传说最初兴起于秦末汉初。随着大汉王朝政权一统,四海逐渐得以修生养息,朝野上下也有了一定的闲暇时光,饱暖之下,娱乐的需求也就自然而然地应运而生。

对此,《汉书·公孙弘传》记载的较为全面和客观:“时对者百余人……拜为博士,待诏者有词学、经术、合炼、僧道、卜祝、术艺、收弈,各别院以禀之,日晚而退。其所重者词学。”

由此可见,汉代以才技征召士人,让这些特殊人才随时听候皇帝的诏令,其名“待诏”。围棋,能够进入这个“待诏”序列,也从令人信服的正史角度佐证了围棋在当时的发展和兴盛程度。而这个制度的积极意义,更多的还在于“以私见公”——

即,以皇帝一人之私,无形中将天下各种有才之士一网打尽,不也正好因应了最早兴起时的那种“唯才是举”、“举贤若渴”的盛世之境吗?

当然在这些待诏者中,也还是会分出三六九等,比如特别优异者可以直接待诏金马门,以备顾问。与皇帝越近,自然也就分出了亲疏高下。而《汉书》也毫不讳言在结尾道,“其所重者词学”,可见四书五经始终都是朝廷的正统禁区和道德高地。

汉代以后,待诏成为统治者的一种固定模式得以延续,即使在纷乱的魏晋南北朝,众多皇帝也没有忘记在金戈铁马和后宫嬉戏之间,不时来一番附庸风雅的诗词歌会,闻鸡起舞,纹枰对坐。而与此同时,更有许多历史上身负抱负和惊人绝技的大名士、大文豪,在无法出人头地时,都曾跻身于这个颇具中华文明独特光环的“待诏制”,得以独辟蹊径地获得了发现和重任。这里面,仅隋唐时期,就有温大雅、魏徵、李百药、岑文本、许敬宗、褚遂良等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据《唐书》记,“永徽后,有许敬宗、上官仪、皆召入禁中驱使,未有名目……玄宗即位,张说、陆坚、张九龄、徐安贞、张垍等,召入禁中,谓之翰林待诏。”

待诏制得益于唐朝众多皇帝的大力推动而更加成熟和完善,并最终定格在翰林院这一更为系统的体制中。后世诸朝史书对此都有记载,“凡文辞经学之士及医卜等有专长者,均待诏值日于翰林院,给以粮米,使待诏命,有画待诏、医待诏等。宋、元时期尊称手艺工人为待诏,即由于此。唐玄宗时遂以名官,称翰林待诏,掌批答四方表疏,文章应制等事。宋有翰林待诏,堂写书诏。辽有翰林画待诏。明清时,翰林院中仍置有待诏,掌校对章疏文史,但地位低微,秩从九品。”

但是这里要特别说明一点,待诏制在唐朝开始,曾有一次分野。欧阳修在《新唐书·百官志》详尽记述道:

“宫教博士二人,从九品下,掌教习宫人书、算、众艺(初,内交学馆隶中书省,以儒学者一人为学士,掌教宫人。武后如意元年,改曰习艺馆,又改曰万林内教坊,寻复旧。有内教博士十八人,经学五人,史、子集缀文三人,楷书二人,庄、老、太乙、篆书、)律会、吟咏、飞白书、算、棋各一人。开元末,馆废,以内教博士以下隶内侍省,中官为之。)”

由上我们可以看出,这种称谓上的变化,其实是包括围棋在内的中华传统技艺的一次集体升格。从“待诏”的直呼到“博士”的尊称,显然隐藏着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