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折翼追日 > 第二百一十四章 山青水甜

第二百一十四章 山青水甜

路途太劳累了,他们洗漱一番,稍加休息,校长和几个老师就过来请大家去镇上的饭点,说是接风洗尘。

按照志愿队的队规,此次前来不可铺张浪费,加重当地的负担,伙食标准都是有规定的。

盛情难却,一顿简单的接风宴,在一种欢快融洽地气氛中进行着。

在场的老师,都姓刀,说刀姓是傣族的一大姓氏,镇上的百姓八成都是刀后裔。

刀校长是个中年人,一头光明顶很显眼,说起话来很温和,就是有点严肃,总是一副很认真的样,不过谈吐间,偶尔也会微笑一下。他说,明天就要前往市里参加市县的校长会议,学校的有关事宜,由刀老师负责。

刀校长说的刀老师,是一个三十来岁女教师,皮肤白皙,穿着一身傣族服装,身子会一动,就会响起丁丁当当的声音,是服饰上银饰发出的。

这位刀老师的普通话真的难以恭维,一脸的笑容倒是灿烂无比,仿佛夜间的月亮都被她照耀成了半个太阳了。

话说,这振阳的天气还是有点儿奇怪,白天热的蒸人,晚上却是山风习习很是凉爽。

山间发出的许许多多从来没有过的声音,就像奏着山林交响乐,陪伴着疲乏的队友们一下就入了梦乡,又一觉睡到大天亮。

沈可心在一个新的地方总会早早的醒来。

她走出宿舍,沉浸在毫无杂质的清新空气中。

阵阵清香瞬间倾入心脾,耳畔也响着悦耳的鸟鸣的唧唧啾啾声,真可谓是花香鸟语。

她寻声而去,奇怪地就是,任她如何寻觅,只见山花在崖间点彩,却始终不见鸟在何处,闻声而不见影。

俯瞰外面,镇子是在学校的脚下半隐半现在雾中。

校外的一切虽都还睡在雾蒙蒙中,校内的面貌,却是清晰可见。

坐落在半山腰振阳镇小学,校舍都是新建不久的,走过的第一栋教学楼,竟然赫然写着烫金大字,是H市临江工商银行捐助,而另一栋楼,则写着临江房地产捐建。

沈可心见了十分震惊,心潮澎湃,有种晶莹湿润了眼眶,她激动的把陆续从房中出来的,叫了过来,大家看着来自家乡为当地人民做出的努力,脸上盈满惊喜,敬佩,感动。

大家赞叹着,也自豪着。

只是太阳始终不露面,沈可心想着雾蒙蒙的或许是个阴雨天,就招呼着大家准备雨具。

因为刀老师说过,今天是街天,(街天就是赶集)大家可以走走看看,要是走在半道下了雨也不是个事。

收拾停当,8点整,一脸灿烂的刀老师如约而至,只是说等会太阳出来会很晒,注意遮阳。

有太阳?!

这可是有点儿不得了的事,海拔2000米的地方,紫外线强的吓人,得防晒呀。

不然成了个印度妞回去,那还了得。

沈可心和姑娘们赶快溜回,擦了防晒霜,戴了队帽,还拿上遮阳伞,才跟了刀老师前往镇上。

太阳姗姗来迟,看着时间至少比H城的太阳晚来差不多两小时。

这太阳一露面,就热情的很,跟着街上赶集的人比热情。

此时,包围着镇子的青山在退却的雾中露出了本来的面目,那墨绿翠绿淡绿,很有层次的在白云间绿的欲滴,又在太阳的照射下,如绿宝石般闪亮着。

街上有几种服饰的妇女,刀老师看了就会打招呼,还热情地介绍着,谁是哈尼族,谁是彝族,当然与她同样着装的就是傣族了。

不过,这里的傣族与西双版纳的傣族不同,装饰也不一样,刀老师说她们的是旱傣。至于为什么是旱傣,沈可心也没多问,来日方长。

再说,街上琳琅满目的土特产已经应接不暇,哪有闲工夫打破砂锅问到底的。

当地人十分热情,年轻的人不管穿什么服装的,大多数会说汉语,知道是Z省H市来学校支教的,竟连队友买的果子都不要钱了,当然最后还是照价硬塞给了老乡。

据刀老师说,这里的人都很不容易,山民来镇上赶集,卖点自家种的蔬果,就是为了换点盐巴,洗衣皂之类的日用品,生活都比较困顿。

因为穷,这里的孩子早早地就给家里看牛放羊,学生经常不上学,上了学也经常缺课,也就是说,家长不重视教育,只注重填饱肚子。

而这个镇上的居民,有吃皇粮的(公家饭的),镇边上的土地也比较肥沃,自然比邻近的山民要富裕些,对学习就稍微重视一些。

越穷越不重视教育,这可是恶性循环,祖祖辈辈生活在山里的山民如何才能明白这个道理呢?

沈可心又无端操起心来,真是个劳碌命的主。

中午,大家一起吃了当地的牛汤锅,根据不给当地添麻烦的原则,自然是动用了组里的经费了。

傣族的牛汤锅,味道还真是不赖,只是有个又辣又腥的凉拌菜,叫鱼腥草的,放进嘴里又吐了出来。

鱼腥草是什么东东,在医院里常翻看医书的沈可心,还是略知一二,这样凉拌吃还是第一遭。

结果,只有刀老师一人吃,然后奇怪地看着其大家说道:“这鱼腥草,能清热解毒,健胃消食,可以去热毒、湿邪,有抗菌、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这里的人常吃,也就很少生病的。”

话是这么说,这腥味还是不敢恭维,也就冷处理了。

当太阳的热情要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