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元枭 > 第二十一章 天下大局

第二十一章 天下大局

能够随时随地的面见毛正梁,这自是得到了毛正梁的重视。

因此,自觉前途是一片光明的王振才,便也就满怀壮志的离开了毛正梁这。

故而他也并不知道,就在他王振才离开毛正梁这时,作为元帅的毛正梁却也就不由将从小就和他一起长大的杜馗招到了眼前,对其吩咐道:“你现在就派几个聪明伶俐的,让他们一天十二个时辰看好王振才的家眷。

如果发现有什么异常情况,就立即向我禀报。”

虽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可到底防人之心不可无。

毕竟王振才如今所掌握的秘密实在是太重要了,足以扭转整个天下大局。如此,毛正梁他又岂能不小心谨慎。

不过话说回来,“天下也没有不透风的墙”。

只要鸟铳兵器和最优火药在军中被大规模普及,那泄密一事也不过就是一个早晚的问题。

因为不管是鸟铳兵器还是毛正梁的最优火药,他们的技术壁垒都是很薄弱的。只要能被敌人搞到实物,那相信他们就总有办法能将这些东西仿造出来。

毕竟这种所谓的领先一百年,更多的乃是思维上的领先,而非技术。

是思维上的误区,才使得东方的火药兵器走了很多弯路,而并非什么技术上的桎梏。

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应该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高粱酒白酒“二锅头”了。

在这个酒出现以前,高粱酒其实是一种很上不了台面的东西,几乎没有什么人喝。

因为高粱酒第一次蒸馏时蒸出的“酒头”和第三次蒸馏时蒸出的“酒尾”富含很多杂质。而当时的酿酒师父,却偏偏会像酿其他粮食酒那样,将三次蒸馏出的酒混在一起卖。

因此,高粱酒在喝下去后,就会给人一种拉嗓子的感觉。

所以当时的很多人就以为,高粱这种东西不适合酿酒。

可后来,北京城一位酿酒师父却突发奇想,将第一次蒸馏出的“酒头”和第三次蒸馏出的“酒尾”令做他用,不再将三次蒸馏出的酒混在一起,独独售卖第二次蒸馏出的酒。

结果,这种取名为“二锅头”的高粱酒,便就因此大受欢迎。

因而从这个例子上也就能看出,新鲜事物的最大桎梏,根本就不是什么技术上的壁垒,而是思维上的误区。

这点,火铳兵器也是一样。

东方的火药兵器之所以在日后比不过西方,根本原因还是因为思维误区和制度腐败,而不是因为东方人没有西方人聪明。

所以毛正梁完全有理由相信,他手下工匠能造出的兵器,敌人的工匠早晚也能造的出。而他现在所做的这些,不过就是为了尽可能延缓这个结果的出现而已。

因为在战争时期,每个集团的学习能力都是惊人的。

除非你能做到不断进步,否则那些善于学习的对手,一定会想出各种办法追上你。

正因如此,毛正梁虽然对这最优火药和鸟铳抱了很大希望,可却也没有天真的以为,仅仅依靠着两样东西,就真的可以轻而易举的统一中华。

故而,虽说他对正在研制中的鸟铳很关心,可毛正梁却也没有到一天一问的地步。

绝大多数时间,毛正梁依旧将工作的重心放在了对军务已经天下大局的熟悉上。

是以在这两天里,作为他帐下经历官的张思德,的确也就成为了他的良师益友。

……

“却是自至正十一年南北白莲起义一来,天下大局,便可谓是一日三变。而在如今时候,随着我朝三路北伐的相继失利,我朝与元蒙之间的攻守形式,也就彻底发生了逆转。”

四月底的这日晌午,指着挂在墙壁上的那副巨大地图,早已被毛正梁当做了自己军师智囊的张思德,便也就不禁再度为毛正梁分析起了如今的天下大局。

所以在这时,显得极为认真的毛正梁也就不由听张思德侃侃而谈道:“在此之前,我大宋处于攻方,而元蒙处于守势。

因而在当时,我大宋也真可谓是声威无双。西路军破商州,进甘陕;中路军攻晋冀,克大同;东路军夺沧州,占蓟州。真的也是差点就灭亡了元蒙。

可奈何,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即便兴兵百万北伐,可元蒙到底还是挺了过来。西路军李喜喜惨败凤翔,退入巴蜀;中路军关先生围追堵截,远遁辽东。

他们的惨败,也致使我东路军独木难支,惜败柳林,最后不得不回师山东。

所以在如今时候,我朝在甘陕和晋冀之地的力量,也可以